46AeoscsUP8 yrd.huanqiu.comarticle服务规范“国标”宣贯暨特色载体路演举行,助孵化载体高质量发展/e3pu6i31u12月23日—24日,创业孵化服务国家标准《科技企业孵化器服务规范》(下文简称《规范》)全国宣贯暨“寻找100家特色载体”路演活动以线上直播形式举行,活动由科学技术部火炬中心指导,国家及区域标准化中心支持,创头条、韵网联合主办,千余家孵化载体及2万名创新创业群体在线参与了活动。 《科技企业孵化器服务规范》于2020年12月18日正式发布,是双创服务领域第一个国家标准。为进一步规范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服务与管理,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有力支撑,科学技术部火炬中心在2021年全国双创周主会场等多个节点开展了系列宣贯活动。 本场宣贯首次采用线上直播形式,为促进特色孵化载体的交流学习,主办方从“寻找100家特色载体”活动中,邀请40名在数字化、产业化、精益化等方面具有完善体系、独特实践及丰富经验的载体代表,进行在线路演和交流分享。 国标推动载体规范发展,为双创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本次在线宣贯活动持续了2天,共吸引全国十多个省份千余家孵化载体负责人在线参与,从覆盖面、参与规模上,都体现了行业相关各方的高度重视。 在直播中,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副处长孙启新重点介绍了《规范》的出台背景、主要内容以及重要意义。 据介绍,截至2020年底,全国科技企业孵化器总数达5843家,其中国家级孵化器1287家,在孵科技型中小企业23.3万家,创业带动就业作用及科技支撑经济发展效果显著,在孵企业科技含量进一步提升。 孙启新表示,国家标准《规范》的出台,一方面是为了响应国家对标准化助推创新发展的部署和要求,另一方面是孵化器整体的服务能力还有很高提升空间。孵化器经过30多年发展,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亟需一套标准加以规范化。 为了提升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服务水平及服务效率,促进科技企业孵化器高质量发展,科学技术部火炬中心等单位在科学技术部修订印发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办法》基础上出台了《科技企业孵化器服务规范》(GB/T39668-2020),从技术层面对孵化器组织机构、服务人员、场地及设施设备、制度建设、服务流程、服务内容、评价与改进等进行规范。规范将有力推动国家级孵化器朝着规范化、体系化、专业化方向迈进,做到“规范运营、全程服务、保障质量”,为创新创业提供有力支撑,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国家及区域标准化中心鲁鹏围绕“标准化助力企业创新发展”的主题,从企业开展标准化的必要性、企业标准化“五部曲”、标准化助力企业创新发展案例三方面展开了分享。 他介绍,今年发布实施的《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是第一份以党中央名义颁发的标准化纲领性文件,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标准化工作的高度重视。国家标准《科技企业孵化器服务规范》的出台,对孵化器企业以及整个行业的高质量发展都极为有利,对我国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特色载体全国路演,彰显行业新典范 通过服务规范化,推广先进的科技企业孵化服务经验,加强国际标准化交流,是《规范》宣贯实施的重要抓手。为促进从业人士更好理解《规范》,增进孵化载体的经验交流,本次宣贯活动依托“寻找100家特色载体”平台及各地科技企业孵化器协会,邀请一批优秀孵化载体代表进行路演交流。 据了解,参加路演的特色孵化载体,主要来自北京、上海、杭州、深圳、苏州、武汉、成都、重庆、西安、长春、合肥等创新创业活跃的城市。在当前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孵化载体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数字化服务的水平,积极推动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加速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为科技兴国、产业升级、带动就业等方面做出了贡献。 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摆渡创新工场、青岛市工业技术研究院、中国北京(望京)留学人员创业园等全国40家特色科技孵化载体代表,通过在线交流的方式,分享和展示了新时期服务创新的新理念、新经验、新模式。 作为吉林省第一家众创空间新型孵化器,摆渡创新工场堪称“精益化”发展的代表,以“内生式孵化”及“开放式孵化”并行的孵化战略,设立天使投资、创客空间、创业培训、技术转移等九大创业服务版块,孵化辅导创业企业200余家,其中不乏上市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中国北京(望京)留学人员创业园和北航天汇孵化器等孵化载体是数字孵化的代表,他们用数字化手段打破传统孵化器空间局限,打造数字化、信息化、标准化、现代化的智慧园区生态系统,为企业服务和企业AI赋能提供有力支持。 在体系化服务赋能方面,中山大学科技园搭建了包括专业技术共同服务、第三方技术服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创新创业服务、人才培养等为一体的共同服务平台;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打造从创新研发、成果转化、企业孵化、创业投资“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 厦门火炬石墨烯新材料专业孵化器、华南新材料创新园、东南大学医疗器械专业化众创空间、武汉高科医疗器械企业孵化器、西安联创生物医药孵化器、斗转科技园等通过在专业、垂直领域的深度运营,为相关产业培育、企业赋能提供了重要支撑。 据介绍,类似特色鲜明、服务能力强、产业赋能有力的特色载体,在“第四届寻找100家特色载体”中还有许多。 “寻找100家特色载体”由创头条和韵网联合发起,是国内孵化载体行业最具影响力的大型活动。近几年,该活动以促进孵化载体行业升级为使命、以线上线下活动为交流平台,发掘和宣传了上千家特色载体,规模持续扩大,在行业产生积极的影响。第四届活动以“拥抱数字浪潮,加速服务升级”为主题,重点发掘在数字化浪潮中,在服务技术、方式、能力与时俱进的载体,鼓励科技创新服务方式创新与升级。1640676087733责编:岳芳青中国网16406760877331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0374f2d3cff072484878317bfdd08dd1.png{"email":"yuefangqing@huanqiu.com","name":"岳芳青"}
12月23日—24日,创业孵化服务国家标准《科技企业孵化器服务规范》(下文简称《规范》)全国宣贯暨“寻找100家特色载体”路演活动以线上直播形式举行,活动由科学技术部火炬中心指导,国家及区域标准化中心支持,创头条、韵网联合主办,千余家孵化载体及2万名创新创业群体在线参与了活动。 《科技企业孵化器服务规范》于2020年12月18日正式发布,是双创服务领域第一个国家标准。为进一步规范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服务与管理,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有力支撑,科学技术部火炬中心在2021年全国双创周主会场等多个节点开展了系列宣贯活动。 本场宣贯首次采用线上直播形式,为促进特色孵化载体的交流学习,主办方从“寻找100家特色载体”活动中,邀请40名在数字化、产业化、精益化等方面具有完善体系、独特实践及丰富经验的载体代表,进行在线路演和交流分享。 国标推动载体规范发展,为双创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本次在线宣贯活动持续了2天,共吸引全国十多个省份千余家孵化载体负责人在线参与,从覆盖面、参与规模上,都体现了行业相关各方的高度重视。 在直播中,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副处长孙启新重点介绍了《规范》的出台背景、主要内容以及重要意义。 据介绍,截至2020年底,全国科技企业孵化器总数达5843家,其中国家级孵化器1287家,在孵科技型中小企业23.3万家,创业带动就业作用及科技支撑经济发展效果显著,在孵企业科技含量进一步提升。 孙启新表示,国家标准《规范》的出台,一方面是为了响应国家对标准化助推创新发展的部署和要求,另一方面是孵化器整体的服务能力还有很高提升空间。孵化器经过30多年发展,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亟需一套标准加以规范化。 为了提升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服务水平及服务效率,促进科技企业孵化器高质量发展,科学技术部火炬中心等单位在科学技术部修订印发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办法》基础上出台了《科技企业孵化器服务规范》(GB/T39668-2020),从技术层面对孵化器组织机构、服务人员、场地及设施设备、制度建设、服务流程、服务内容、评价与改进等进行规范。规范将有力推动国家级孵化器朝着规范化、体系化、专业化方向迈进,做到“规范运营、全程服务、保障质量”,为创新创业提供有力支撑,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国家及区域标准化中心鲁鹏围绕“标准化助力企业创新发展”的主题,从企业开展标准化的必要性、企业标准化“五部曲”、标准化助力企业创新发展案例三方面展开了分享。 他介绍,今年发布实施的《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是第一份以党中央名义颁发的标准化纲领性文件,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标准化工作的高度重视。国家标准《科技企业孵化器服务规范》的出台,对孵化器企业以及整个行业的高质量发展都极为有利,对我国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特色载体全国路演,彰显行业新典范 通过服务规范化,推广先进的科技企业孵化服务经验,加强国际标准化交流,是《规范》宣贯实施的重要抓手。为促进从业人士更好理解《规范》,增进孵化载体的经验交流,本次宣贯活动依托“寻找100家特色载体”平台及各地科技企业孵化器协会,邀请一批优秀孵化载体代表进行路演交流。 据了解,参加路演的特色孵化载体,主要来自北京、上海、杭州、深圳、苏州、武汉、成都、重庆、西安、长春、合肥等创新创业活跃的城市。在当前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孵化载体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数字化服务的水平,积极推动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加速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为科技兴国、产业升级、带动就业等方面做出了贡献。 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摆渡创新工场、青岛市工业技术研究院、中国北京(望京)留学人员创业园等全国40家特色科技孵化载体代表,通过在线交流的方式,分享和展示了新时期服务创新的新理念、新经验、新模式。 作为吉林省第一家众创空间新型孵化器,摆渡创新工场堪称“精益化”发展的代表,以“内生式孵化”及“开放式孵化”并行的孵化战略,设立天使投资、创客空间、创业培训、技术转移等九大创业服务版块,孵化辅导创业企业200余家,其中不乏上市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中国北京(望京)留学人员创业园和北航天汇孵化器等孵化载体是数字孵化的代表,他们用数字化手段打破传统孵化器空间局限,打造数字化、信息化、标准化、现代化的智慧园区生态系统,为企业服务和企业AI赋能提供有力支持。 在体系化服务赋能方面,中山大学科技园搭建了包括专业技术共同服务、第三方技术服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创新创业服务、人才培养等为一体的共同服务平台;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打造从创新研发、成果转化、企业孵化、创业投资“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 厦门火炬石墨烯新材料专业孵化器、华南新材料创新园、东南大学医疗器械专业化众创空间、武汉高科医疗器械企业孵化器、西安联创生物医药孵化器、斗转科技园等通过在专业、垂直领域的深度运营,为相关产业培育、企业赋能提供了重要支撑。 据介绍,类似特色鲜明、服务能力强、产业赋能有力的特色载体,在“第四届寻找100家特色载体”中还有许多。 “寻找100家特色载体”由创头条和韵网联合发起,是国内孵化载体行业最具影响力的大型活动。近几年,该活动以促进孵化载体行业升级为使命、以线上线下活动为交流平台,发掘和宣传了上千家特色载体,规模持续扩大,在行业产生积极的影响。第四届活动以“拥抱数字浪潮,加速服务升级”为主题,重点发掘在数字化浪潮中,在服务技术、方式、能力与时俱进的载体,鼓励科技创新服务方式创新与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