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B8LuNkcRCO yrd.huanqiu.comarticle金鱼嘴资讯|第134期:发展软件信息服务点,培育经济新增长点——三家相关企业正寻找融资/e3pu6i31u/eecc3i4cj/elo69b7ha内容导视 要闻速览: ◆工信部近日公布第一批电信设备进网许可自检自证试点企业名单;第四届中国工业互联网大赛全国总决赛于12月28-29日举办;2021年我国科普经费增长显著,科普场馆建设持续推进;2022年网络安全技术应用试点示范项目名单共有99个项目上榜;我国电子政务排名在193个联合国会员国中从2012年的第78位上升到了2022年的第43位。 融资需求: ◆微纳感知(合肥)技术有限公司、南京苗米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布科思科技有限公司正开展新一轮融资计划。 投资需求: ◆寻找先进制造、硬科技、软件与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领域的优质项目。 融资快报: ◆新能源产业、医疗健康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融资快报。 要闻速览 1.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公布第一批电信设备进网许可自检自证试点企业名单,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进入名单。 2.为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拓展融合创新应用,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以“工赋智造 数字育能 打造发展新优势”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国工业互联网大赛全国总决赛于12月28-29日举办。中国工业互联网大赛作为国内最高规格的工业互联网领域赛事之一,对我国发挥工业互联网赋能、赋值、赋智,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产生了重要作用。 3.科技部日前发布的2021年度全国科普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科普经费增长显著,科普场馆建设持续推进。2021年全国共有科技馆和科学技术类博物馆1677个,比2020年增加152个,展厅面积增长13.03%。 4.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十二部门近日联合公布2022年网络安全技术应用试点示范项目名单,共有99个项目上榜。 5.《2022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中文版)》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发布。报告显示,我国电子政务排名在193个联合国会员国中从2012年的第78位上升到了2022年的第43位,成为全球增幅最大的国家之一。 6.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显示,今年1—11月份,我国软件业务收入94672亿元,同比增长10.4%。其中,工业软件产品收入2142亿元,同比增长14.2%。信息技术服务收入61535亿元,同比增长10.8%,在全行业收入中占比65%。 7.近日,2022中国产业数字化百强榜发布,中国(南京)软件有3家企业上榜。作为首座“中国软件名城”核心区、标志区的软件谷,正向“数字谷”跨越提升。 融资需求 【软件信息服务】微纳感知(合肥)技术有限公司 ①融资需求 近期拟股权融资3000万元 ②企业简介 公司成立于2015年,安徽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18年合肥市高层次创业人才团队。专注于MEMS气体传感器、MEMS气体流量传感器的研发、生产、销售。拥有约8000㎡研发测试空间,现有员工约90人,研发人员占比近50%。核心产品MEMS传感器在性能和成本方面全面超越传统传感器,主要应用在智慧家用、汽车电子、工业控制、消费和医疗等领域。 ③企业亮点 ◆产品技术领先:公司产品在技术指标上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在关键技术上保持国内和国际领先,并构建了一定的专利壁垒。 ◆研发体系高效:MEMS领域紧跟学术前沿,并得到中科大实验线支持;产学研一体化,提升了材料开发效率。 【软件信息服务】南京苗米科技有限公司 ①融资需求 近期拟股权融资5000万元 ②企业简介 由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的"无线感知成果转化项目"孵化的科技企业。2021年评为南京市培育独角兽企业。依托苗米科技集团,赋能无线通信和人工智能交叉领域的AI创新型企业,实现更加精细化、智能化、非接触式的环境监测和人体姿态行为感知。 ③企业亮点 ◆领先行业:率先实现全姿态识别、心率监测、阿尔茨海默监测,区别于国外产品增加天线数量提高精度,苗米算法适配多款主流芯片,用1/5的成本实现对国外竞品的超越。 ◆产品性能优势明显:多次PK中脱颖而出,与多家头部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软件信息服务】北京布科思科技有限公司 ①融资需求 近期拟股权融资5400万元 ②企业简介 (BooCax)是一家以智能移动机器人为核心业务的国家高新技术、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企业。以智能移动机器人技术为核心能力,自主研发:软硬一体的运动底盘、伺服电机、减速机、立体避障传感器,高精度里程计、双核心嵌入式平台,定位导航算法,实现高性能低功耗的机器人大脑。核心自研产品消毒机器人合作伙伴冬奥村、水立方、首都机场及各大酒店。 ③企业亮点 ◆基于布科思智能机器人及室内无人驾驶技术,深入研究室内空气综合管理,研发出消杀机器人产品矩阵,在全球消杀机器人市场占据领先地位。 ◆智能移动机器人核心技术自主研发,包括软硬一体的运动底盘,立体避障传感器,双核心嵌入式平台,搭配自研的定位导航算法,实现高性能低功耗的机器人大脑,加之优秀的产品化能力,针对不同行业、场景机器人的不同需求,提出低成本、高精度的解决方案 如有对接需求,欢迎联系我们。 联系人:吴同学 联系方式:(025)83538221/17551016917 投资需求 行业分类:先进制造 企业类型: ◆医疗大健康领域; ◆泛汽车产业链; ◆TMT; ◆新能源(含氢能源)相关领域 投资阶段:中后期(B轮后) 单笔规模:5000万元起 投资形式:股权直投 行业分类:硬科技 企业类型:成长期科技企业 ◆生物医药大健康; ◆节能环保低碳; ◆新材料; ◆高端制造 投资阶段:Pre- A轮-B轮 单笔投资:3000万元起 投资形式:股权直投 行业分类:软件与信息技术、智能制造 企业类型: ◆偏硬科技,具有一定的技术先进性或者有一定收入规模的TOB项目/企业,包括新一代通讯、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 投资阶段:早期 单笔投资:500万元-2000万元 投资形式:股权直投 如有对接需求,欢迎联系我们。 联系人:徐同学 联系方式: (025)83538221/18912934112 融资快报 新能源产业安徽英发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注册资本3.4亿元。自成立以来,英发睿能秉持“只做电池片,做更优质的电池片”产业宗旨,专注于太阳能电池片产品的研发和技术的创新。2020年,在大尺寸技术迭代潮流下,英发睿能轻装上阵、抢占先机,率先在安徽滁州建设了7.5GW大尺寸电池项目。近日,英发睿能宣布已完成Pre-IPO轮融资,融资金额10.38亿元。本轮融资,由宜宾市高新投领投,建邺区政府引导基金合作投资GP毅达资本、建发新兴投资、晨道资本、华菱迪策、天府三江资本等共同参与完成。 医疗健康产业 深圳英美达医疗技术有限公司自2015年成立以来,专注于重大疾病领域,持续为临床提供高质量、创新型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公司产品线聚焦于消化道/呼吸道肿瘤及心血管疾病。公司极其重视研发,实现了光学、电子、算法、超声、机械等多模块自主研发,90%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化,累计申请专利超过200项,形成了一定的技术和商业壁垒。近日,英美达宣布完成D轮股权融资,融资金额近3亿元。本轮融资,由松禾资本和思邈资本领投,建邺区政府引导基金合作投资GP华泰紫金投资、基石投资、成商投资、民生证券旗下基金、迪策投资、安信轻盐医药健康产业投资基金、龙岗金控跟投。 医疗健康产业 生原微创医疗器械(南京)有限公司是一家智能精准微创诊疗平台开发商,立足于肿瘤微创、外科微创等临床领域,专注于微创外科器械的自主研发及国外品牌的代理销售。产品涵盖肿瘤微创、血管微创、痔疮微创及外科手术治疗等多个领域。致力于整合全球先进医疗技术及产品,提供创伤更小、效果更确切的治疗手段,解决患者病痛。目前公司已完成射频消融系统、微波消融系统、静脉曲张治疗系统、生原微创痔疮射频消融系统系统等系列产品的技术创新和生产转化,多个产品获得欧盟CE认证。近日,生原微创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聚明创投领投,建邺区政府引导基金合作投资GP毅达资本、同创伟业跟投。 医疗健康产业 苏州易慕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利用免疫细胞治疗技术平台,同时结合临床创新手段,开发新型实体肿瘤治疗药物的创新型企业,于2020年9月在上海张江启动运营。公司由科学家团队和产业精英合伙组建,团队涵盖了产学研医各个方面,核心成员更是成功推动了中国首个CAR-T药物的上市申请,具有丰富的细胞药物开发和产业化经验。公司建立了”Pericruiser®”技术平台,管线包含针对实体瘤的CAR-T、通用型细胞治疗产品两大行业痛点,首攻消化道肿瘤适应症。进展方面,易慕峰不到一年时间就推动首个项目进入到IIT临床试验阶段,并有一项IND产品计划2022年申报。近日,易慕峰宣布完成亿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德联资本领投,元立方资本、珞珈方圆跟投,老股东道远资本持续追加投资。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南京臻融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国产中间件研发的软件创新型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多项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中间件产品,在网络化计算、中间件平台、云边端融合等技术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近日,臻融科技完成A轮融资,本轮由华强资本独家投资。 延伸阅读 日前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数字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指出,加快出台数据要素基础制度及配套政策,推进公共数据、企业数据、个人数据分类分级确权授权使用,构建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制度规则,统筹推进全国数据要素市场体系建设。 本文系金鱼嘴每日路演原创出品,涉及企业信息由企业方提供,本公众号不对真实性负责。转载请标明来源。 早在今年6月22日,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为激活数据市场潜力指明了方向。如今,在工业大数据、电力大数据等领域,我国均实现了创新式、跨越式发展。 当前全球医疗创新呈现新趋势,基于医疗大数据的创新模式逐渐替代了传统的发现式模式,成为医疗领域创新发展的新驱动力,医疗大数据推动医疗创新实现新突破。然而当前国内医疗大数据依然存在“数据孤岛”问题,具体表现为:医疗设备商不愿意分享数据、医疗机构不愿意共享数据、专家医生不愿意参与数据标注等。未来在医疗大数据领域,我们既要打破“数据孤岛”,也要在数据应用和数据安全之间找到平衡,推动医疗大数据产业健康发展。 针对医疗“数据孤岛”,国家要协调各方关系。针对医疗器械厂商,应该推进医疗器械的标准化,让数据格式趋于统一,为医疗大数据应用提供便利。针对医疗机构的数据分享难题,可以用政府的力量来建立医疗大数据富集平台,平台涵盖各类医疗数据,医疗大数据企业可以在平台上实现医疗数据交易,这样一方面能够让数据格式更加一致,另一方面也能让医疗机构掌握的数据更有价值。 针对数据安全,一方面要加强医疗数据流通监管,尤其是在遗传信息出境方面,要重视合规性审查;另一方面要通过技术手段来实现数据脱敏,将医疗数据和个人身份信息脱钩,让医疗数据达到可使用状态,并通过数据流通链条的标准化、规范化来保障数据安全。 综上,医疗大数据将是未来推动我国医疗创新发展的核心力量,医疗数据也是一个巨大宝库,蕴藏着丰富的价值。全球医疗创新竞争愈演愈烈,跨国药企巨头纷纷竖起专利壁垒。中国在医疗创新的某些领域还存在“卡脖子”现象。要改变现状,实现突围,要利用好医疗大数据。而在发展医疗大数据方面,中国也有一定的优势,中国人口众多,医疗机构信息化程度高,医疗数据维度较为全面,在医疗数据流通体系上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将能使数据产生更大的价值。 来源:人民邮电报 1672711035687责编:朱虹宇金鱼嘴每日路演16727180400261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e4e9ce4d98b437e01b8d96fe95fb918d.png{"email":"zhuhongyu@huanqiu.com","name":"朱虹宇"}
内容导视 要闻速览: ◆工信部近日公布第一批电信设备进网许可自检自证试点企业名单;第四届中国工业互联网大赛全国总决赛于12月28-29日举办;2021年我国科普经费增长显著,科普场馆建设持续推进;2022年网络安全技术应用试点示范项目名单共有99个项目上榜;我国电子政务排名在193个联合国会员国中从2012年的第78位上升到了2022年的第43位。 融资需求: ◆微纳感知(合肥)技术有限公司、南京苗米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布科思科技有限公司正开展新一轮融资计划。 投资需求: ◆寻找先进制造、硬科技、软件与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领域的优质项目。 融资快报: ◆新能源产业、医疗健康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融资快报。 要闻速览 1.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公布第一批电信设备进网许可自检自证试点企业名单,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进入名单。 2.为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拓展融合创新应用,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以“工赋智造 数字育能 打造发展新优势”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国工业互联网大赛全国总决赛于12月28-29日举办。中国工业互联网大赛作为国内最高规格的工业互联网领域赛事之一,对我国发挥工业互联网赋能、赋值、赋智,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产生了重要作用。 3.科技部日前发布的2021年度全国科普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科普经费增长显著,科普场馆建设持续推进。2021年全国共有科技馆和科学技术类博物馆1677个,比2020年增加152个,展厅面积增长13.03%。 4.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十二部门近日联合公布2022年网络安全技术应用试点示范项目名单,共有99个项目上榜。 5.《2022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中文版)》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发布。报告显示,我国电子政务排名在193个联合国会员国中从2012年的第78位上升到了2022年的第43位,成为全球增幅最大的国家之一。 6.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显示,今年1—11月份,我国软件业务收入94672亿元,同比增长10.4%。其中,工业软件产品收入2142亿元,同比增长14.2%。信息技术服务收入61535亿元,同比增长10.8%,在全行业收入中占比65%。 7.近日,2022中国产业数字化百强榜发布,中国(南京)软件有3家企业上榜。作为首座“中国软件名城”核心区、标志区的软件谷,正向“数字谷”跨越提升。 融资需求 【软件信息服务】微纳感知(合肥)技术有限公司 ①融资需求 近期拟股权融资3000万元 ②企业简介 公司成立于2015年,安徽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18年合肥市高层次创业人才团队。专注于MEMS气体传感器、MEMS气体流量传感器的研发、生产、销售。拥有约8000㎡研发测试空间,现有员工约90人,研发人员占比近50%。核心产品MEMS传感器在性能和成本方面全面超越传统传感器,主要应用在智慧家用、汽车电子、工业控制、消费和医疗等领域。 ③企业亮点 ◆产品技术领先:公司产品在技术指标上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在关键技术上保持国内和国际领先,并构建了一定的专利壁垒。 ◆研发体系高效:MEMS领域紧跟学术前沿,并得到中科大实验线支持;产学研一体化,提升了材料开发效率。 【软件信息服务】南京苗米科技有限公司 ①融资需求 近期拟股权融资5000万元 ②企业简介 由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的"无线感知成果转化项目"孵化的科技企业。2021年评为南京市培育独角兽企业。依托苗米科技集团,赋能无线通信和人工智能交叉领域的AI创新型企业,实现更加精细化、智能化、非接触式的环境监测和人体姿态行为感知。 ③企业亮点 ◆领先行业:率先实现全姿态识别、心率监测、阿尔茨海默监测,区别于国外产品增加天线数量提高精度,苗米算法适配多款主流芯片,用1/5的成本实现对国外竞品的超越。 ◆产品性能优势明显:多次PK中脱颖而出,与多家头部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软件信息服务】北京布科思科技有限公司 ①融资需求 近期拟股权融资5400万元 ②企业简介 (BooCax)是一家以智能移动机器人为核心业务的国家高新技术、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企业。以智能移动机器人技术为核心能力,自主研发:软硬一体的运动底盘、伺服电机、减速机、立体避障传感器,高精度里程计、双核心嵌入式平台,定位导航算法,实现高性能低功耗的机器人大脑。核心自研产品消毒机器人合作伙伴冬奥村、水立方、首都机场及各大酒店。 ③企业亮点 ◆基于布科思智能机器人及室内无人驾驶技术,深入研究室内空气综合管理,研发出消杀机器人产品矩阵,在全球消杀机器人市场占据领先地位。 ◆智能移动机器人核心技术自主研发,包括软硬一体的运动底盘,立体避障传感器,双核心嵌入式平台,搭配自研的定位导航算法,实现高性能低功耗的机器人大脑,加之优秀的产品化能力,针对不同行业、场景机器人的不同需求,提出低成本、高精度的解决方案 如有对接需求,欢迎联系我们。 联系人:吴同学 联系方式:(025)83538221/17551016917 投资需求 行业分类:先进制造 企业类型: ◆医疗大健康领域; ◆泛汽车产业链; ◆TMT; ◆新能源(含氢能源)相关领域 投资阶段:中后期(B轮后) 单笔规模:5000万元起 投资形式:股权直投 行业分类:硬科技 企业类型:成长期科技企业 ◆生物医药大健康; ◆节能环保低碳; ◆新材料; ◆高端制造 投资阶段:Pre- A轮-B轮 单笔投资:3000万元起 投资形式:股权直投 行业分类:软件与信息技术、智能制造 企业类型: ◆偏硬科技,具有一定的技术先进性或者有一定收入规模的TOB项目/企业,包括新一代通讯、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 投资阶段:早期 单笔投资:500万元-2000万元 投资形式:股权直投 如有对接需求,欢迎联系我们。 联系人:徐同学 联系方式: (025)83538221/18912934112 融资快报 新能源产业安徽英发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注册资本3.4亿元。自成立以来,英发睿能秉持“只做电池片,做更优质的电池片”产业宗旨,专注于太阳能电池片产品的研发和技术的创新。2020年,在大尺寸技术迭代潮流下,英发睿能轻装上阵、抢占先机,率先在安徽滁州建设了7.5GW大尺寸电池项目。近日,英发睿能宣布已完成Pre-IPO轮融资,融资金额10.38亿元。本轮融资,由宜宾市高新投领投,建邺区政府引导基金合作投资GP毅达资本、建发新兴投资、晨道资本、华菱迪策、天府三江资本等共同参与完成。 医疗健康产业 深圳英美达医疗技术有限公司自2015年成立以来,专注于重大疾病领域,持续为临床提供高质量、创新型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公司产品线聚焦于消化道/呼吸道肿瘤及心血管疾病。公司极其重视研发,实现了光学、电子、算法、超声、机械等多模块自主研发,90%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化,累计申请专利超过200项,形成了一定的技术和商业壁垒。近日,英美达宣布完成D轮股权融资,融资金额近3亿元。本轮融资,由松禾资本和思邈资本领投,建邺区政府引导基金合作投资GP华泰紫金投资、基石投资、成商投资、民生证券旗下基金、迪策投资、安信轻盐医药健康产业投资基金、龙岗金控跟投。 医疗健康产业 生原微创医疗器械(南京)有限公司是一家智能精准微创诊疗平台开发商,立足于肿瘤微创、外科微创等临床领域,专注于微创外科器械的自主研发及国外品牌的代理销售。产品涵盖肿瘤微创、血管微创、痔疮微创及外科手术治疗等多个领域。致力于整合全球先进医疗技术及产品,提供创伤更小、效果更确切的治疗手段,解决患者病痛。目前公司已完成射频消融系统、微波消融系统、静脉曲张治疗系统、生原微创痔疮射频消融系统系统等系列产品的技术创新和生产转化,多个产品获得欧盟CE认证。近日,生原微创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聚明创投领投,建邺区政府引导基金合作投资GP毅达资本、同创伟业跟投。 医疗健康产业 苏州易慕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利用免疫细胞治疗技术平台,同时结合临床创新手段,开发新型实体肿瘤治疗药物的创新型企业,于2020年9月在上海张江启动运营。公司由科学家团队和产业精英合伙组建,团队涵盖了产学研医各个方面,核心成员更是成功推动了中国首个CAR-T药物的上市申请,具有丰富的细胞药物开发和产业化经验。公司建立了”Pericruiser®”技术平台,管线包含针对实体瘤的CAR-T、通用型细胞治疗产品两大行业痛点,首攻消化道肿瘤适应症。进展方面,易慕峰不到一年时间就推动首个项目进入到IIT临床试验阶段,并有一项IND产品计划2022年申报。近日,易慕峰宣布完成亿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德联资本领投,元立方资本、珞珈方圆跟投,老股东道远资本持续追加投资。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南京臻融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国产中间件研发的软件创新型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多项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中间件产品,在网络化计算、中间件平台、云边端融合等技术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近日,臻融科技完成A轮融资,本轮由华强资本独家投资。 延伸阅读 日前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数字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指出,加快出台数据要素基础制度及配套政策,推进公共数据、企业数据、个人数据分类分级确权授权使用,构建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制度规则,统筹推进全国数据要素市场体系建设。 本文系金鱼嘴每日路演原创出品,涉及企业信息由企业方提供,本公众号不对真实性负责。转载请标明来源。 早在今年6月22日,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为激活数据市场潜力指明了方向。如今,在工业大数据、电力大数据等领域,我国均实现了创新式、跨越式发展。 当前全球医疗创新呈现新趋势,基于医疗大数据的创新模式逐渐替代了传统的发现式模式,成为医疗领域创新发展的新驱动力,医疗大数据推动医疗创新实现新突破。然而当前国内医疗大数据依然存在“数据孤岛”问题,具体表现为:医疗设备商不愿意分享数据、医疗机构不愿意共享数据、专家医生不愿意参与数据标注等。未来在医疗大数据领域,我们既要打破“数据孤岛”,也要在数据应用和数据安全之间找到平衡,推动医疗大数据产业健康发展。 针对医疗“数据孤岛”,国家要协调各方关系。针对医疗器械厂商,应该推进医疗器械的标准化,让数据格式趋于统一,为医疗大数据应用提供便利。针对医疗机构的数据分享难题,可以用政府的力量来建立医疗大数据富集平台,平台涵盖各类医疗数据,医疗大数据企业可以在平台上实现医疗数据交易,这样一方面能够让数据格式更加一致,另一方面也能让医疗机构掌握的数据更有价值。 针对数据安全,一方面要加强医疗数据流通监管,尤其是在遗传信息出境方面,要重视合规性审查;另一方面要通过技术手段来实现数据脱敏,将医疗数据和个人身份信息脱钩,让医疗数据达到可使用状态,并通过数据流通链条的标准化、规范化来保障数据安全。 综上,医疗大数据将是未来推动我国医疗创新发展的核心力量,医疗数据也是一个巨大宝库,蕴藏着丰富的价值。全球医疗创新竞争愈演愈烈,跨国药企巨头纷纷竖起专利壁垒。中国在医疗创新的某些领域还存在“卡脖子”现象。要改变现状,实现突围,要利用好医疗大数据。而在发展医疗大数据方面,中国也有一定的优势,中国人口众多,医疗机构信息化程度高,医疗数据维度较为全面,在医疗数据流通体系上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将能使数据产生更大的价值。 来源:人民邮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