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导视
要闻速览:
◆2023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指出,今年要深入推进交通运输创新驱动发展;共享出行是无人驾驶汽车推广和普及的切入点,将助推城市交通走向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世界最大跨度悬索桥——江苏张靖皋长江大桥南航道桥南主塔桩基施工完成;铁塔智联技术有限公司着力助推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化发展。
融资需求:
◆苏州思卡信息系统有限公司、江苏金晓电子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威视科技有限公司正开展新一轮融资计划。
投资需求:
◆信息技术、医疗健康、企业服务等领域的优质项目。
融资快报:
◆生物医药、汽车交通、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领域的融资快报。
要闻速览
1.近日召开的2023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指出,今年要深入推进交通运输创新驱动发展。智慧交通是各类新技术的集中应用领域和孵化地,与百姓出行息息相关,也是提升交通运输治理水平的题中应有之义。
2.4月15日,上海声通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林祥在上海参加2023第六届上海人工智能大会时表示,共享出行是无人驾驶汽车推广和普及的切入点,将助推城市交通走向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
3.4月15日,由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建设,中交二航局承建的世界最大跨度悬索桥——江苏张靖皋长江大桥南航道桥南主塔桩基施工完成,标志着这座拥有六个“世界之最”、六项“世界首创”的大桥索塔施工进入新阶段。
4.“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铁塔)是由国务院推动成立的国有大型通信基础设施服务企业,也是我国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的“国家队”和5G新基建的主力军。近年来,中国铁塔成立子公司——铁塔智联技术有限公司,通过科技赋能,发挥独有的通信基础设施资源优势,着力助推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化发展,努力实现“综合利用、快速部署、集约管理、互惠共赢”的目标,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贡献力量。
融资需求
【智慧交通 】
苏州思卡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①融资需求
近期拟股权融资2000万元
②企业简介
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智能交通领域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成立于2017年,注册资金2500万元,是国内首个将高线束激光雷达应用至智能交通事件检测的科技型公司,致力打造多传感器融合感知系统,为C4级智能道路提供全天候、高精度的道路通行数据保障,同时也为自动驾驶汽车上路通行作远距离路况探测支撑。
③企业亮点
◆公司围绕“思卡”和“SEECAR”两方面主题进行技术及产品创新,“思卡”即思考如何取消公路通行卡实现自由流收费,“SEECAR”即用科技手段对道路通行车辆进行追踪、识别、检索,为道路畅通提供保障。公司产品引领行业标准,领跑智慧高速,目前已应用于全国十余省份,得到广泛好评。
◆公司位于长三角核心区域,拥有完整高效的产品供应链,为地方政府打造积极良好的营商环境,极具吸引力的人才引进政策提供支撑。
【智慧交通 】
江苏金晓电子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①融资需求
近期拟股权融资1亿元
②企业简介
公司是一家致力于为大交通用户提供以信息发布终端产品为基础、以交通信息全方位采、编、发为引领的交通出行信息服务技术公司。
③企业亮点
◆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专精特新小巨人、江苏省三中心暨优秀研究生工作站、南京市瞪羚企业。
◆公司拥有40余项发明专利、100余项实用新型及外观专利,并获得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中国交通投融资年度项目创新奖等二十多项奖项。
【智慧交通 】 南京威视科技有限公司
①融资需求
近期拟股权融资1000万元
②企业简介
公司在国家重大需求牵引及重点项目支持下开展新型光学成像的机理探索、工程实践以及先进仪器的研制工作,并开拓其在光学计量、智能制造、遥感监测、生命科学以及军事国防领域的前沿应用。光电成像设备与视觉检测产品涵盖微距工业产品缺陷检测到空中远距离弱小目标探测,水下探测相机清晰度比常规相机提高1倍以上。
③企业亮点
◆公司是紫金山科技领军人才企业,依托全国唯一的偏振光重点实验室,以偏振、高光谱等先进光学核心技术,致力于新一代计算成像与传感技术解决成像。
◆将不可见信息变为可见,为交通路况巡检、水下工程(浑浊)探测、船舶清扫和检测、森林火情监测、军事探测,及各种成像应用提供成像核心算法、光学相机及整体解决方案。
如有对接需求,欢迎联系我们。
联系人:吴同学
联系方式:(025)83538221/17551016917
投资需求
行业分类:信息技术、医疗健康、企业服务
企业类型:信息技术、医疗健康、企业服务领域早期科技创新型企业
投资阶段:天使轮—B轮
单笔规模:0万~2.5亿人民币
投资形式:股权直投
行业分类:信息技术、企业服务
企业类型:云原生和产业互联网、健康服务供给、自动化载具、创新消费和下一代交互工具
投资阶段:Pre-A、A轮
单笔规模:1000万起
投资形式:股权直投
行业分类:医疗健康、信息技术、电子信息产业
企业类型:TMT、生物医药、高端装备、节能环保、新材料等
投资阶段:天使轮—B轮
单笔规模:1000万元起
投资形式:股权直投
如有对接需求,欢迎联系我们。
联系人:徐同学
联系方式:
(025)83538221/18912934112
融资快报
左中括号
生物医药
上海礼邦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由最顶尖的肾脏病领域行业领导者孵化于中国上海,目前是一家处于临床阶段的生物制药公司,主要致力于肾脏病以及其他相关慢性疾病的创新药物发现和开发,为慢性肾脏病及相关疾病患者提供更优临床治疗方案。礼邦医药已经建立起了丰富且均衡的肾脏病新药产品管线,包括针对慢性肾病(CKD)/透析并发症、IgA 肾病、糖尿病肾病、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DPKD)等产品,公司在研产品包括小分子药物和生物制剂。近日,礼邦医药宣布完成近 2 亿元人民币 Pre-C 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建邺区政府引导基金合作投资GP三正健康投资、扬州国金投资、江苏鼎信资本、扬州龙川控股、某国际知名主权基金、礼来亚洲基金、泉创资本、Octagon Capital、Verition Fund 等共同完成。
汽车交通
比博斯特(上海)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是一家面向全球的智能底盘解决方案供应商,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创业全国50强”等称号。承载了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长达20余年底盘电子产品的研发经验和技术积累,比博技术优势明显,拥有国内稀缺的智能制动、智能转向、域控制器及一体化线控底盘产品全栈自研、技术创新迭代及产业化能力,具备ISO26262功能安全标准正向开发及产业化应用经验,通过了GJB 9001C、GB/T 19001、IATF16949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全面助力线控底盘产品国产替代。近日,比博正式宣布完成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蔚来资本、东方嘉富联合领投,建邺区政府引导基金合作投资GP毅达资本、合兴汽车跟投,融资金额共计2亿元人民币。
人工智能
南京星蝠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早期发力AI语音呼叫的厂家,通过ChatBoT能力,在AI外呼智能客户联络、人机协同及无感接入、人工呼叫等领域搭建了完整自主研发的AICC智能客户联络中心产品。在CRM基础上提供包括销售线索、AI对话机器人(AI语音呼叫,回访,调研及通知)、人机协同、数字人等产品。公司希望通过在AI智能及MA营销自动化的技术优势赋能销售,助推智慧销售,最终实现降低获客成本的同时提升获客效率。近期,云蝠智能宣布完成近千万元A轮融资,由御势资本独家投资。
集成电路
中茵微电子(南京)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高端IP的自主研发、先进制程工艺IC设计以及Chiplet架构和研发的供应商,主要面向高性能计算、网络通讯等领域,为客户提供先进制程IP、一站式的高端SoC定制以及Chiplet&先进封装产品。从成立至今的短短两年多时间,中茵微电子已实现累计近十亿元订单,深入绑定众多行业头部客户。近日,中茵微电子宣布完成了A轮过亿元融资,本轮融资由洪泰基金领投,张江高科和卓源资本跟投。
延伸阅读
降价也卖不动!”伴随一季度数据密集发布,这样的感慨高频率出现在汽车业界,也再次印证了《经济参考报·汽车特刊》在车市降价潮愈演愈烈之时提出的观点:“压价竞争”何如“创新竞争”靠谱?
从车市整体来看,一季度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621万辆和607.6万辆,同比分别下降4.3%和6.7%。可见一度陷入疯狂降价潮的汽车业并没有交出惊艳的“成绩单”。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看来,原因在于目前国内有效需求尚未完全释放,汽车消费恢复还相对滞后,然而,机遇和挑战并存,新能源汽车产销形势喜人,加之汽车出口势头迅猛,自主品牌占有率稳步提升,业界对今年汽车产业发展充满信心。的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在同期高基数基础上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一季度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165万辆和158.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7.7%和26.2%,市场占有率达26.1%。
新能源车的高歌猛进与汽车产销的整体下滑之间,不难推断出燃油车的式微,即便席卷3月车市的降价促销也难以挽回颓势。同样,尽管在今年年初率先挑起降价潮,但仍不见新车型、新技术推出的特斯拉也并没有迎来想象中的份额大增。根据乘联会数据,特斯拉3月总批发量为8.9万辆,不及排名第一的比亚迪20.6万辆销量的一半,其零售份额占到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14.1%,份额相对稳定。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季度交出高分答卷的自主品牌,近日密集发布汽车“黑科技”,成为“创新竞争”的最好注脚。4月10日,比亚迪正式发布全球首个新能源专属智能车身控制系统云辇,标志着比亚迪成为首个自主掌握智能车身控制系统的中国车企。据比亚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称,在最极端的情况下,哪怕掉了一个轮子,云辇系统让车辆依然可以保持平稳的行驶。这是比亚迪继刀片电池、DM-i超级混动、e平台3.0、CTB技术以及易四方等之后又一项颠覆性技术,使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爆发期中保持领先的技术优势和成本优势。同是在4月10日,东风汽车也以固态电池、轮毂电机、飞行汽车、自主研发的IGBT芯片等创新技术高调亮相,着实令人刮目相看,显现出这家老牌车企正在尝试为未来技术布局、打破目前品牌发展瓶颈的决心与底气。
更为重要的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创新式发展正加速带动多产业联动增长。从钢材到动力电池,从充电桩到智能网联,多个产业都在加入新能源汽车的“雁阵”。据测算,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全年钢材消费量约为1100万吨,同比增长90%左右。全球最大的锂电生产企业宁德时代2022年全球市场占有率为37.0%,连续六年排名全球第一。不仅如此,充电桩建设从2012年的不足5万个增长至2022年的521万个,建成换电站1973座,形成全球最大规模的充电网络,建成了超过1万个动力电池回收服务网点。以新能源汽车为基础的智能网联、智慧城市的发展步伐也在加速。截至目前,我国已累计开放超过9000公里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完成智能化道路改造超过3900公里。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我国正在形成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城市融合发展的中国方案,将汽车、信息技术、交通三大万亿级产业融合发展,形成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从这个角度就不难理解德国《慕尼黑水星报》近日发表的一篇文章的标题——“他们领先我们几光年”。在这篇文章中,梅赛德斯-奔驰一位高级内部人士表示,中国电动汽车的繁荣清楚地表明,他们在某些领域建立了巨大的领先优势,如软件集成、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例如,2023年1月,梅赛德斯-奔驰宣布它是第一家在内华达州获得美国道路交通三级(自动驾驶)认证的制造商。而此时在深圳,中国车辆早已在进行五级道路测试。即使在低成本车领域,中国车企也有一些德国高端制造商不具备的技术。比亚迪的小型电动车海豚(折合价格约1.4万欧元)具备800V高压闪充技术,这是一项正在成为中国新标准的技术,而德国竞争对手仅有保时捷Taycan和奥迪e-tron GT拥有它。正如这位业内人士的感慨:“在考虑客户的习惯和愿望方面,他们领先我们几光年”,而这就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竞争”的威力。
来源:中国工信产业网